文/陈慧
这是第三次坐在杨总的办公室里谈话。
尤记得刚来皖信求职的时候,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到杨总的终试,这是与杨总的第一次会谈。那时我战战兢兢地走进敞亮的办公室坐在桌子对面,看着神情严肃若有所思的董事长我整个人非常心慌。本来准备好的开场白还没等我开口就被杨总打断。“你们所理解的企业文化是什么?”“嗯,额......”做梦也没想到一开始就是这么沉重的话题,气氛本来就很凝重现在愈发的凝结了,半晌我都无法用言语总结概括。终于杨总会心一笑打破了这番沉默,他用“大禹治水”比喻皖信建设方针“以人为本、无为而治”,用逆向思维解释“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”的智慧与境界,每一句都饱含深情,这是他的公司更是他夜以继日精心栽培的心血。我仿佛看到面前坐着的是一位意气风发的热血少年,目光炯炯有神,口齿清晰有力,对从古至今的文人典故信手拈来,对皖信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,他的气质就是企业文化的浓缩,他的修养就是企业文化的象征,在这样一位企业家的身上,映射出的是整个公司的格局。这次会面让我受益匪浅,也颠覆了以往所认知的所谓公司领导人“居高临下、大腹便便”的形象。
第二次“谈心”是在我入职不到半年的时候,为何称为“谈心”呢?因为这一次没有提前通知,只是临时性的叫我去谈一下近期的工作情况及遇到的困难,我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去了,诚惶诚恐忐忑不安,与第一次“不知者无畏”不同,这半年的历练我已经大致清楚任何汇报都是要有充足准备的。在刚来不到两个月的时候,杨总特别向综合办举荐我接任公司官网新闻组长一职,我深知这是一项备受他乃至整个公司都很重视的工作——发现并记录身边隐藏的文化精髓,挖掘并宣扬皖信人的正能量及好人好事,这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任务就必须得完成。我需协调所有新闻小组成员,提前收集新闻素材,组织小组会议,确定新闻任务分配,然后就是依据时间节点来跟进投稿,其次还要审核及修好稿件,最终才能在网站发布出去。每一篇新闻稿都是需要花费时间、精力才能落定的。当我兴致勃勃地接下这份任务到现在面临着诸多困难,我实在是无颜面去见杨总。一开始我就勇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,杨总非但没有指责我还给予我鼓励和开导。发散思维、拓展想象力,身边的细节都能体现企业文化。
微信扫一扫